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党性指的是政党所固有的本质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性作出过科学的概括,列宁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1],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2]。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对党性进行新的总结,党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政党,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一.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
加强党性修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出现新的挑战,加强党性修养是极其重要的。
(一)从世情来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增多。一是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深化,但也存在着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矛盾和斗争。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化,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发展,但也存在着保护主义的问题,个别国家筑起“小院高墙”。三是文化交流互鉴的趋势不断深化,但也存在着“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的言论,搞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对抗。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化,共产党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二)从国情来看,国内形势的变化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卡点瓶颈,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很多挑战,社会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党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
(三)从党情来看,党战胜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至关重要,从党情来看,党员规模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17.6万个,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过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很多问题,但是“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仍然长期存在。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更好的经受住这些考验、克服风险。
二.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原则
党性修养的原则是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党性修养过程中所应坚持的原则和行为规范。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解决问题,为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筑牢思想基础。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二)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党员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精神上就会缺钙,出现腐化、堕落的问题。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精神灯塔,是党的远大理想,也是党的最高纲领。正是因为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政治修养。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新时代更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敢于创新、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充分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践行群众路线,充分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最大的制度优势,民主集中制既体现民主也彰显集中,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又体现党的路线方针制度的科学性。党员干部要深刻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时刻保持同党中央一致,做到“两个维护”,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修养。
三.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加强政治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就是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它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做到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二)深严党的理论,加强理论修养
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政治修养,离不开党的理论的学习。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就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原理,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升理论修养。
(三)提升道德素质,加强道德修养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在道德方面也要加强道德修养,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政治上理想坚定,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党员干部在道德品行上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守公德,党员干部做事情要多为群众利益考虑,想群众所想,维护好集体利益。严私德,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约束,谨言慎行,做到洁身自好。
(四)保持优良作风,加强作风修养
作风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党员干部要加强自律,同时要积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严守中央八项规定,严守党的规章制度,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学习文化知识,加强文化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文化知识,尤其是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学习,多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汲取群众智慧。
(六)遵守党的纪律,加强纪律修养
严守党的纪律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体现党性的特征之一。党员干部要做到守纪律、守规矩、守底线,对照党章党规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2]《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
[3][4]中国共产党章程.[DB/CD].共产党员网,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