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导向教学法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当教育聚焦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正经历从 “解题训练” 到 “素养培育” 的深刻转型。问题导向教学法凭借其 “以问引思、以思促学” 的特性,将数学知识融入真实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主动建构知识的桥梁。但在实践中,问题设计偏离目标、课堂组织流于形式等问题频发。深入探究其应用策略,对实现数学核心素养落地、提升教学效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导向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联系
1.1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核心要义与显著特征
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匠心设计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驱动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钻研、小组协作的方式突破问题难关,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技能的提升。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创设与生活场景紧密相连或紧扣学科前沿的问题情境,比如以 “城市交通拥堵时段预测” 为背景设计函数应用问题,借此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与探索欲望。该教学方法具备三大鲜明特征:一是构建由浅入深的问题链条,从基础性的概念问题逐步过渡到综合性的复杂问题;二是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三是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常常整合物理、经济等多领域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认知深度。
1.2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解析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由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关键要素构成。数学抽象要求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场景中抽离出数学概念,例如将商场促销的满减活动转化为百分数运算问题;逻辑推理强调学生依据数学原理和规则进行严密的推导论证;数学建模旨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量化分析的数学模型;直观想象帮助学生借助几何图形理解空间关系和数量变化。
1.3 问题导向教学法对核心素养培育的促进作用
问题导向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高度契合。以 “校园景观绿化面积规划” 问题为例,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需要运用数学抽象能力提取关键数据,借助数学建模方法构建面积计算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从而实现多项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中问题导向教学法实施的现实困境
2.1 问题设计层面存在的不足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普遍存在 “重形式轻实质” 的问题。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多是对课本例题的照搬照抄,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而有些问题则难度过高,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导致探究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此外,问题情境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例如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数学应用题,使得学生缺乏代入感和参与热情;问题类型大多为封闭性问题,过度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2 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面临的挑战
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时常出现偏差,呈现出 “过度主导” 和 “放任自流” 两种极端情况。部分教师出于对教学进度的担忧,频繁打断学生的探究过程,使得问题导向教学沦为形式;而另一些教师则未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导致课堂讨论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同时,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问题探究环节耗时过长,严重压缩了知识总结和巩固练习的时间。
2.3 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局限性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过度聚焦于学生的解题结果和考试成绩,忽视了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书面测试,缺乏对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多维度素养的全面评估;评价主体仅限于教师单方面评价,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的多元作用。这种片面的评价体系无法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难以激发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主动发展核心素养的积极性。
三、优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中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策略
3.1 科学设计问题,增强教学针对性
问题设计应当遵循 “贴近生活、梯度合理、开放探究” 的原则。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如 “电商直播带货的利润核算” 等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依据维果茨基的 “最近发展区” 理论,设计由基础问题、拓展问题和挑战问题组成的分层问题链,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
3.2 创新课堂组织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教师需要重新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从传统的 “知识传授者” 转变为 “学习引导者”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避免过度干预学生的思维过程。优化课堂时间管理,采用 “前置测评 — 问题探究 — 总结归纳 — 拓展延伸” 的四阶段教学模式,确保各个教学环节高效衔接。
3.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教学反馈改进
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探究过程表现、团队协作贡献等纳入评价范围。采用 “成长档案袋评价” 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发展轨迹,综合运用课堂观察、项目报告、同伴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建立 “评价 — 反馈 — 改进” 的闭环机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
四、结论
问题导向教学法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创新路径,但实践中的问题制约其效能发挥。通过精准设计问题、革新课堂组织、完善评价体系,能够激活教学法的内在潜力,实现从 “知识传递” 到 “素养培育” 的跨越。未来,需持续深化对该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向更具深度与温度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创新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尹迅茹.浅谈核心素养下问题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22,(10):14-15.
[2]杨旭婷.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2019,(19):286.
[3]马福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讨[J].学苑教育,2025,(18):79-81.
...